第103章 赐字(2 / 3)
人之诗,并不知庐山在哪。”
林佩元会意地轻颔首,旁侧已有人称赞道:“望湖山人的画布局严谨,意境幽远,这位姑娘的字端庄秀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温婉一直觉得自己过于端正的字损了画作全局的意境,这会听得众人纷纷赞誉,也不知是真是假,抬眸望了林佩元一眼。林佩元却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抿嘴微笑,再次提笔,在温婉提的那首诗的下面,写下“秀丽河山”四个字。然后接过小僮递过来的玉印,将自己的名字印了上去,一幅画作到此才算是圆满落成。那玉印是用罕见的古字体刻成,温婉仔细分辨,才认出是“望湖山人”四字。想到之前也有人在说“山人”什么的,看来这应该就是他的字号了。
印章一落定,旁边便有人询价,林佩元都笑着一一回绝了,称此画只作自己收藏之用。唤过小僮,吩咐好好看管这幅画,等墨渍风干之后,便送去书斋装裱。自己则陪着温婉在书画展各处参观,为她解说历年来书展聚义会的盛况,还为她引见了几位书坛名家。
傍晚时分,参加展会的人纷纷散去之后,两人沿着香江之畔徐徐而行。晚风清袭,江面微波粼粼,一派清静,无限雅致。
林佩元问起近来书局的情况,温婉便与他说了刚制作好新书,正在商议上市活动之事。林佩元微颔首:“我之前也有风闻,大通书局敢为天下先,重推余子晴的书,想不到这么快就制作完成了。”
温婉“嗯”了一声:“凡事讲究先机,这事现在国学各界正在议论纷纷,谁家的书先出来,谁就占了这个便宜。我们也是想着这一点,才加班加点赶制的。”
林佩元会意地点头:“若有需要,我这几天就联系几位朋友,下月初办一个文会,配合你们的新书,做下宣传。”
听他愿意如此帮忙,温婉心下甚是感激。“林公子有心了,只是我听闻文会的筹备工作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月,如今只短短半月,会不会太勉强了一些?”
林佩元笑道:“贵局都能将一年的制书周期缩为三个月,我们将三个月的筹备周期缩为半月又有何难?”不待温婉推辞,他又盈盈笑道。“文会就题为余子晴作品国学定议会,如果?余子晴名盛一时,很多人推祟她,也有不少人对她弃若敝履,可以预见的,到时的争议会是如何的激烈。”
经他这么一说,温婉也觉得此举十分可行。文会一开,无疑是将如今在暗处争论的议点直接推到了台面上,换而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