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劝君今夜须沉醉(2 / 5)
想起崔云之未说出的话。只觉肝肠都被磨断,恨不能去拥他入怀。
她痴痴地望着殷元昭,听着一遍又一遍的箫音,眼泪不由自主的滑落,沾湿了衣裳。
不知过了多久,箫声忽停。
柳如卿悄悄用衣袖擦干眼泪,拾级而上。
亭上人未转身,只静静看着荷塘。荷塘深处有黑影窜动,搅乱了一池碧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柳如卿走到他旁边,轻声吟道。
方才箫曲,正是凤凰台上忆吹箫。古时萧史弄玉吹箫引凤,乘龙而去,徒留孤单单一座凤凰台。后人为纪念他们,谱了这首名曲。曲中惆怅,让人莫名感伤。曲中之意,不知是痛惜不曾见过盛景,还是可惜好景难长。
她念了两句,殷元昭接道:“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话音极轻,像是喃喃自语。
柳如卿却觉其中饱含万千忧思。她偏头看过去,惊见殷元昭脸上添了一道血痕,给冷峻面庞添了一分颓靡。她暗自心惊,下午听说太妃回府,当时瑶琴流露出的担忧她也曾好奇。现在一看,果真母子情薄。
她低眉垂眼,不忍戳他痛处,只好当做未见,随即歉声道:“箫声动听,我不请自来,还请莫怪。”
殷元昭侧目看来,见柳如卿对他婉婉一笑,眉眼温柔。想到云安离去之时,她亦是这般展颜。那时策马回望,她倚在门上笑意不减,如同等待归人。想到此,他也不由得愁眉松动,仿佛心中苦楚去了一分。他把洞箫横在手中,道:“有佳人作伴,求之不得。”
柳如卿“噗嗤”笑出声来,见他尚有心思调笑,便把担忧藏起。即便做不得他的解忧人,也盼他能开怀。
殷元昭见她双手交叠,右臂已经放开,问道:“伤好了?”
柳如卿抬了抬胳膊,假装抱怨道:“几日不动,都僵硬了。”
“还是小心为好。”
柳如卿轻轻“嗯”一声,随即坐到亭栏上,举头望去,明月圆似银盘,光华倾泻。她伸出手握紧,欲抓住月华,手松开空空如也。她反复几次,月华流转,不曾停留。
殷元昭看破她意图,道:“虚无缥缈之物,可观不可留。”
柳如卿轻笑,故作不满道:“看破不说破,才是君子所为。”忽而莲池中咕咚一声,柳如卿感觉亭栏随之震动,慌不迭地躲到殷元昭背后,探出脑袋。须臾一道黑影猛然从池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