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4 / 4)
,朝暮难辨。王宪等人一边乐得轻松,一边心生忐忑,担心他找到新的把柄。
刑律有定,徒刑及以上需要刑部复核,而笞刑、杖刑等则由州县自决。殷元昭翻阅笞刑、杖刑的卷宗,发觉多有听赎行为,尤其案卷记载前后明显矛盾,翻供频频出现,且判决后无复讯,分明未依刑律而做。
他将卷宗中有违律、存疑之处提笔记下,吩咐齐越等人暗中查明。直到八月初十,才堪堪看完。手边的记录却是厚厚一叠。
期间梁益自梓州回转,禀报消息。
当初镇西大营哗变之后,确有千余人被剥夺军籍。为免他们再生事端,裴安请示朝廷,将多数安置在边疆附近,以种桑采茶为生,定期查探有无异动。幸而多年过去,他们已和当地百姓无异,安分守己。此外当年叛变的首领并未全部伏法,有十余人趁乱逃出,不见踪影。当时办案的御史,担心嘉平帝责问,并未上报,只是悄悄查探。根据梁益带去的画像,八九不离十即是曲如风等人。想来这就是吴乾不透露身份的原因。
殷元昭将众多微末线索集聚在一起,明了锦州官员上下齐心,就算有不满,为防止事后遭报复,也不敢提出。
他于八月十一召集锦州上下人等,直言他在锦州期间,将于城门附近张贴告示,推行“风言闻事”,若百姓有冤含怨,皆可写明缘由投递至告示边上的铁箱中,不必写明姓名。若事情查明,直接惩处。
王宪众人自是万分反对,又无奈殷元昭以嘉平帝、御史台政令相逼,只得重新谋求对策。
就在殷元昭将锦州搅得天翻地覆之时,远在上京的柳如卿过的也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