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愿作鸳鸯不羡仙(2 / 4)
受他们对自己的好意,在唱和下真心实意拜了三拜,伴生出不舍之情。
又因她伯父伯娘在侧,柳如卿再拜稽首,看的林夫人眼泪直流,慌忙把她扶起,心中却是忍不住欢喜。自谢婉柳郎中相继去世,又逢高家退婚,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她俩百年之后柳如卿该如何自处,而今见她得遇良人,怎能不称声祖宗保佑,对得起弟妹在天之灵。
诸礼罢,时不过正午,侍礼女官按制请她回房安坐,由家中姊妹姑嫂相伴,等候吉时到来。
傍晚时分,就在斜阳即将落尽之时,安国公府门前人头攒动,锣鼓齐奏,喜乐长鸣。众人引颈相盼,漫长的王府仪仗后,正是殷元昭策马而来。
虽说民间有下婿、催妆之乐事,或研习胡礼,学坐鞍奠雁。然皇家规矩甚严,众人唯恐误了吉时,不能在天黑之前回转王府,因而并不敢以此为乐。安国公急忙接入迎亲众人,稍稍寒暄几句便有引礼官请礼。待赞礼官一声唱和,侍礼女官即引柳如卿登舆,迎亲队伍声势赫赫,往顺兴坊行去。
鼓乐再奏,彩舆车轮甫动,柳如卿的心就提了起来,丝竹乐音曼妙却入不了她双耳。她坐在彩舆中,低头看着锦衣披帛,一时恍如隔世。自今日起,两人即为夫妻。忆起云安初见,殷元昭眼中深意便落入她双眸,让她禁不住心神荡漾。当日匆匆一别,本以为从那以后天涯海角,再难重逢。谁会料到月老红线早牵,两人竟会缘深至此。
自安国公府至肃安王府,沿途挤满热情的百姓,都只为一观王府纳妃的热闹场面,数一数绵延数里的红妆队伍。又听说肃安王妃并非公侯大家出身,不过是济世堂的女医,竟能嫁入皇家,徒惹得各家女儿几丝艳羡之情。
柳如卿悄悄拨开珠帘,透过轻纱车帷向前看去。宫中赏赐丰厚,肃安王府送来的珍珑妆奁数不胜数,再加上安国公府备下的嫁妆,不可谓之不多。今日都用樟木大箱装妥,上覆喜字红绸,两人一抬,浩浩荡荡跟在王府仪仗之后,蜿蜒看不到尽头。紧随其后的是掌仪、侍礼女官,手捧金册宝印分作两队而行。再之后,是十二对宫娥手提宫灯、拂子,翩跹引舆。
彩舆两旁,崔云之、崔言之堂兄弟四人策马为她送嫁。柳如卿心中感激不尽,暗道她何其有幸。
唯一可惜的就是相隔甚远,瞧不见殷元昭身影。傍晚迎亲队伍刚至,早就侯在前厅的琼箫就飞快地跑回来跟她细数热闹之景,尤其提到殷元昭冕服玉冠,比之平日更加俊朗夺目。
思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