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与子同归(3 / 5)
帘子探着头吹风。
“问语姑娘如何看待修宁之祸?”
“呃?”
问语没想到两人还能问到她,愣了好半晌,目光茫然地在两个男人身上扫了好几遍,方才在他们的注视下反应过来。
他们问的是修宁之祸。这要她怎么答?
永兴国建立之初以家族势力治国,百余年后,家族势力发展地过于强大,太上皇帝认为这有损朝纲稳定,于是从在位的第五年起开始着手对付各大家族。由此造成此后近十年的天下大乱。
十年混乱,她只经历过前四年,但饶是这不到一半的岁月,也足以让她一生铭记。
“姑娘也认为太上皇帝此举不对?”荀道左反问,他的语气已经明明白白暴露了他的立场。
修宁之祸影响最大的是各个世家氏族,尤其是参与了朝政的氏族,比如晏子昌所在的晏家。上层贵族哭喊哀嚎之时,寻常百姓生活照旧。他们依然每日为生存而奔波,外界的一切只是他人瓦上之霜。
荀道左便是这“寻常百姓”家的一份子。
加之荀道左半生所求皆在于从仕,他自然是认同朝廷那帮人的意见的。而从当年的修宁之祸中得利最大的正是如今都城那几个家族,他们对修宁之祸不称“祸”,而称“治”开辟盛世之治,高明远大之治。
荀道左见问语不回答,反而锁着眉头一脸忧愁,不由叹息。
“世人多对太上皇帝有所误解。想当年,各地家族势力过于强大且已有分离国家之势。倘若不加以制衡,长此以往,整个国家必割据混乱,这才真正会导致民不聊生。”
只是这样,便可以否认他血腥暴力镇压的罪过了?问语在心底发问。
苏予诚无声笑了笑,“太上皇帝此举确是为安国定邦,但所用方法未免过于残忍严酷。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实在过于卑劣。”
荀道左立即反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以秋家为例,此家族之能,本就是一大隐患,为国所用,则国可兴盛,不为国所用,则极易遭致灾难。何况他们还有谋反之心。”
问语心里“咯噔”一下,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话。
“以秋家为例”,他竟以秦无造第一个对付的秋家为例。这一例,居然也有可以洗白的角落吗?
她眉头纠缠在一起,难耐地闭了闭眼。想起荀道左刚刚提到的“秋家之能”,忍不住将这四个字在唇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