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三国(四十四)(6 / 14)
皇帝如今有了曹军的支持,这便意味着李榷、郭汜再也没法像之前一样对着小皇帝呼来喝去,他们如今身上所肩负的官职也变得尴尬起来。
西边的马腾韩遂虎视眈眈,东边的曹操冷漠旁观,李榷、郭汜军又因为内讧在长安干了一架,人数有所减员,如今也只能盘踞在洛阳城外,同虎视眈眈的司隶守军面对面。
没有胆量硬闯。
曹操倒是非常好说话,他热情的邀请李榷郭汜二人进入兖州,但是他们两人谁敢进去哦?
之前把小皇帝得罪的死死的,现在小皇帝有了靠山难道他们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揣摩小皇帝的度量吗?
即便小皇帝的肚量足够大,按照他们对曹操的了解,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曹操难道会放过这个光明正大收剿青州兵的机会吗?
倘若没有了兵权,他李榷又如何在这个战火纷飞世界上立足?
出于种种因素,此二人最后仅仅是客气的讲自己是小皇帝派驻在长安的将领,此行只是为了护送诸位大臣,不敢久呆,并且强烈要求回到了长安城。
曹操放他们走了吗?是的,他当真放他们走了。
因为曹操而言,此时他的心腹大患并非是这两人。
而是处于兖州豫州东面的,陶谦所治理的徐州。
他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袁术,带着传国玉玺到了徐州。
这倒真不是他特地去查,而是袁术似乎并没有掩藏自己行踪的意识,他的举止行为极为的高调,就差没大声呼和“我就在这儿哟!”了
徐州刺史陶谦本就是袁术的人,袁术战败去前去投靠也的确再理所当然不过。
徐州和兖州接壤,占地广袤,土壤丰美,水资源充沛,又是平原地带,产粮众多,一直都是东汉朝廷的粮食供应大区。
同时,他的渔业丰富,江海运、贸易往来便捷,是一块众人皆知的膏腴之地,
这一点,从曹操的父亲曹嵩,宁可不投奔自己在兖州做刺史的儿子,也要留在徐州就可以看出。
这块地方,曹操之前,也心动过。
但是一来他师出无名,二来那时恰巧发生了灭董前兆,等再回来时,曹操已经有了豫州。
他心知肚明,占据了两个州府的自己,之所以之前没有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主要还是因为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占地都不甚广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