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三国(五十二)(3 / 8)
为袁绍军的北逃,带走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失去了人类控制的野生动物们便开始肆意的发展,秋天又本来就是贴秋膘的季节,它们灵敏的嗅觉很快闻到了此处牧草的芬芳。
一旦发现了那么好吃的牧草,食草类的野生动物们迅速往这一块地方聚集,而食草类的动物又带领了食肉类的动物。
作为运送粮草的补给军,曹营的兵士自然是佩戴了武器的,等到他们到达曹军大营的时候,除了寻常的粮草之外,往往还能多打上几头畜类给兵士们开个荤。
甚至于,他们还乘着风向,将肉香刻意往袁营吹,可以说是非常的恶劣了。
发展到后来,在袁绍所不知道的时候,属于他的领地南端静悄悄的被发展出了畜牧业,而同时原本因人口膨胀而有些紧张的昌邑城,还有作为曹操原本大本营而被着重发展的东郡富余人口渐渐向北方迁移。
把守着黄河沿岸渡口的曹军,自然不会拒绝这人口迁移,相反,他们对于愿意北迁的民众给予了极佳的补助,甚至借给他们牛帮助他们犁地。
虽然还没有看到成果,但是正在北面,曹军和袁军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离他们稍稍远一些,相对安全的后方区域的农业和牧业已经快速的发展了起来,原本被撒上苜宿草种子的区域在吸引完了野生动物后,为老百姓开坑田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至于原先的居民们所开垦出来的田地,在拥有更高科技技术的南方兖豫两州人民看来实在是粗陋的可怕,若非好歹有一个大概的雏形,他们都想放弃这一片田地,去旁的地方开垦了。
不过也有好处,袁绍军在撤离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当时没有来得及采收的粮食,粮食所化成的灰烬就覆盖在这一片土地之上,这一把火烧死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土壤下的细菌和虫卵,被烧成灰的植物所形成的草木灰,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曹军农民们种植粮食的肥料。
只不过现在的曹军们看来这种肥料已经是十分简陋了,所以当第二年开春的时候,诸侯们以为曹军已经缺粮,后方又不平稳,处于极其尴尬的劣势状态的时候,事实上,曹军前一年冬天种下的冬麦,只要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成熟。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袁绍的军队也已几乎不可能的速度,被曹操安抚了下来。
袁绍军的役夫全数回归自己的家中,若是家中无田的,还可以从曹操这里借到田地,和当年东郡投奔的难民一样,只需要曹操提供种子、技术、土地、工具,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