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故宫的深秋(1)(8 / 10)
朝人最习惯的姿势,再弹奏一次这把可能是他这一生的最高杰作。
如此,这个展台的高度,反而正巧可以让老者的手以他舒服的角度放置。
夏安然坐到了老者的身边。
他眯着眼,看着老者的手,一点一点摸过焦尾琴身上的部位,这把焦尾琴为了让人一眼就看出他的身份,自然就和历史上,对焦尾琴的描写一样,于琴尾刻意做了木料烧焦的痕迹。
这一痕迹自然无损焦尾琴的美貌。
夏安然在汉代是见过真正的焦尾琴的,随着,曹操政权向洛阳城的转移,一直留在兖州闭门不出的蔡昭姬,也跟着一起搬了回去洛阳。
小皇帝还特地下旨,允许蔡昭姬以未嫁女的身份继承蔡邕的全部财产,其中包括蔡邕在洛阳的房产,以及尚未遗失的藏书。
有鉴于蔡昭姬在这几年内不间断的默写蔡邕藏书,以及允许曹营将其制成藏书放置在兖州图书馆内供人公开借阅的行为。
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全天下得益于蔡昭姬付出的人着实不少。
加上考虑到蔡邕的私产虽然还在洛阳,但洛阳如今房价低廉,就算当真用钱买,蔡昭姬也并非买不起,以及蔡邕的藏书其实已经被祸害掉大半,留在屋内的大部分也价值不高,汉室众臣们也都默许了这一条其实不符合礼制的规定。
因此,在乔迁之喜上,蔡昭姬极为少见的邀请了诸位曹操的部将于她新宅中一聚,其中当然就包括了制纸,制书,管理图书馆等很多方面都和蔡昭姬有过交集的夏安然了。
也是在这一宴上,夏安然有幸得见焦尾琴的真颜。
实话说,现代的这把焦尾琴和蔡昭姬手上的并不相像,毕竟焦尾琴并没有图像留世,大师也只能根据文字描写,以及参考留世的汉琴制造焦尾,在东汉的那把焦尾琴要更加朴素一些。
琴声也要更为低沉暗哑一些。
蔡昭姬于帷幔之后,为他们奏响了蔡邕病逝之前奏的那一曲。
蔡邕弹奏那一曲的时候,蔡昭姬已经不在长安,曲谱是狱中的蔡邕写下交给医匠,委托那位医匠在未来若有机会便交给蔡昭姬的。
但是事实上,对于能否将这一曲谱传出,蔡邕心中亦是不抱希望,然而,这位医匠本身就是敬佩于蔡邕的人品,才自荐入狱为其治疗的,只是蔡邕那时身无疾,心有疾,任良医再如何百般手段,也无法救活一个心存死志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