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2 / 11)
严谨便是毫无疑问的。
但如今夏安然遇到了庞统,交谈之下觉得此人也算较为正派之人。那么将柳娘派到庞统那一边在安全性上当有所保障。
他这样的打算之前也同白锦羲商量过,对于他的异想天开,白锦羲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
他只是建议夏安然先同他的皇帝堂哥打好招呼儿,并且他也让夏安然做好准备,如果他当真要成立这样的报社,那么他的报社的成员以及每一份稿子都将被预先的审核。
甚至于,他的报社本身都将被监控。
夏安然表示明白,就算白锦羲不提醒,他心中亦是有数。
在信息流通、保密程度如此落后的北宋,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支部门能够将能够自由出入军队,并且将里面的故事报道出来,那么毫无疑问,这一支部门会立刻得到各大势力的注意,甚至于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会被盯上。
所有的战争,都是信息战。
对于此种状况,夏安然暂且不成熟的想法是:匿名。尤其是记者本人,必须匿名。
但这些想的都太远了些,毕竟如今他们不过刚刚起步,就连柳娘也只是学会了一部分写新闻报道的技巧罢了。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而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还没找到愿意在军中插入这么一个风险分子的地方,即便有某位将领愿意接纳,恐怕按照如今宋国的军政制度,不用多久就会进行一番将领轮换。
在如此情状之下将领们自然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是为什么夏安然将目光留在庞统身上的原因。
庞统虽然同样为将军,但是他是帝王的大舅子,从白锦羲可以透露出的有限信息里面,夏安然也能够得知赵祯很相信庞统的判定。一个得到帝王信任的将领,想要让他调职可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更重要的因素是,虽然国内宣传庞统和太平王是宋国的最强屏障,但同时,庞统也是赵祯遏制太平王的一道矛。
只要太平王在一日,庞统就不可能会撤,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对于夏安然的建议,庞统考虑了下,最后还是说见过人再说。于是夏安然同白锦羲便陪着他去了城中,待到庞统看了柳娘最近练笔所书的一些新闻稿,他衡量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
只是庞统三日后便要离京,事发突然便有些尴尬,原来庞统是想要留下一纸聘文,让柳娘在开春后北上,谁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