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北宋篇外二(6 / 11)
之间总有这一份默契在。
展昭为他斟上一盏梨花白,梨花白为白酒,借一抹梨花香气,这是去岁的酒,滋味清浅,可以化解鲥鱼的油腻感,却不会夺走鱼肉的鲜美。
这一道理,展昭以前不懂,但是和白玉堂在一起之后,他渐渐便也知道一些。
两个男人搭伙过日子,自然比不得有女人照顾那般精心。
展昭虽然常居于京城,但他本人对于园艺方面也无甚兴趣,他能做到的也就是将这院子倒腾干净,至于什么精气神修剪什么的,全得白玉堂来。
白三少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讲究的。
现在二人便坐在院子长廊之上齐齐赏月,视线只要一低便是这个工整有余灵性不足的院子。
十来年前,白玉堂曾经问过展昭为何不入军营,当时二人的关系还不曾发生变化,随着大宋军事活动的增加,中上层人才大量缺乏,故而朝廷十分欢迎武林人士投身军营。
展昭作为武林人士投身朝廷的第一人,当时是有机会转入军职的。
入军,以他之能起码能够执掌一营,但是最后展昭还是拒绝了。
因为当时包拯刚刚被贬,正要启程赴任。以包拯平日所为,结仇无数,展昭实在放不下心,故而他拒了。
加上他实则为带刀侍卫,借调开封府,实际上并不能跟着包拯走,为了护卫包拯,他毅然上表请辞。后才得知,包拯此次被弹劾罢官实则别有内情,官家想要让包拯为他查一件事,为预防打草惊蛇,故而顺势装作顶不住压力的模样将人下放。
包拯非常清楚此行危机重重,却不愿意耽误展昭,最后见展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请辞方才以实相告,如此深情厚谊相待,展昭自然更不会离开。
他入官场,本就是被包拯所感,想要护卫这一片青天。
而得之展昭放弃了这一重要机会之时,白玉堂亦是冲上门质问,当时一席绯袍的展昭也是站在这样的月色中对他说:
“五弟英武,护佑大宋子民之身,展某则不然,吾只想护住人心。”
护着护着,便也上了那人的心。
两盏瓷碗“碰”得相撞,酒入喉,二人相视一笑。
月色淡凉,缱绻夜风绕过被放在庭院中小案上的两人佩剑之上,裹挟着两个菖蒲小草圈的香气而去。
========
岭南的一处山坳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