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起了疑心(2 / 3)
这李家的老婆婆也是原溪村的名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快八十了,这时候活到这个年纪不容易。她男人死得早,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很困难,这个年纪本来应该享受儿孙的孝顺和后辈的尊敬。
可是她做的事情却不对头,让人家想说她好都难。
这边的习俗都是孩子都结婚了就分家,父母跟着儿子轮流过,实在没条件的缓两年,完全没有什么父母在不分家的说法。她却不让两个儿子分家,念在家里人不多,她把兄弟俩养大又很辛苦,两个儿子也认了,尽量和和气气地过日子。
到了孙子那一辈有了七八个人,成家以后就是七八户人家,孩子一生出来人就更多了,她还不让分家,只让加盖了房子在旁边,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
一个家里三十多个人,人做的活计不一样,可平时多吃两口饭,做菜多放两滴油都成了矛盾的源头,免不了天天吵吵闹闹的,别说嫁进来的人不喜欢,就是几个孙子也不喜欢这样的日子。
现在最大的重孙子都该结婚了,两个儿媳妇也是六十岁的老太太了,自己有儿媳有孙媳,李老婆婆还管着家里的大事小事。对两个儿媳妇、七八个孙媳妇也是几十年如一日般苛刻,年纪大了打不动人就天天念叨,一提分家就说孩子不孝顺、寻死觅活的,让儿孙们不堪其扰。
众人听完徐红燕分享的八卦,齐齐咂舌,又是惊讶又是感叹。
“李老婆婆还攒了这么多私房啊?这一下子被烧没了,还好她没直接去了,要是我,想死的心都有了。”何贵仙叹道。
七八百块钱得攒多久啊,尤其这钱还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用的,她小时候根本就没纸币那说法,老人做生意都是以物换物,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从来没见过钱。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别外传,我估摸着那老婆婆去了对李家也不是件坏事。”徐红燕又道。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还真是实话,我听李家几个妯娌说过不止一次了,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折腾,难道她就不嫌累得慌?但凡她肯放手,有七八个孙子的孝顺也不比现在难过啊!”
“所以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不过她要是早早地不管家,也攒不下了这七八百块钱啊!”人多虽然干的活多,但是吃的用的更多,结婚生孩子每一样都是要钱的。
……
陆金莲没仔细听后面的话,她了解两家人闹起来的缘由之后注意力又回到了老光头勒脖子自杀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