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中(3 / 5)
息的好奇道:“还有这些事,快说来咱们听听……”
一众人又从万聿中状元的事上聊到府里的秘闻八卦上。
巳初时刻,一个老婆子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对正在聊天的一众丫头喘息如牛地道:“快去回老夫人,金榜出来了,咱们三少爷中状元啦。”
一时间全府都惊动了,大家脸上皆有喜色。
老夫人让大夫人赶快吩咐下去,府里府外地搭戏台,等万聿游街回来了立即开唱。
又让舞乐、舞狮、舞龙、高跷……各种玩杂耍地立刻动身去皇门外,在官府护送的仪仗队前导引着,迎万聿回府。
烟花、炮仗、散给围观群众的喜钱、喜饼,都即刻准备好了散人。
又把万大老爷打发送信的人喊进来,细问消息。
那人也只在长安门外看了金榜,宫里具体什么情况,万聿被封什么官,也不甚清楚。
按惯例,殿试结果出来,一甲三人都是被立即授职的。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为官,还要再经考试。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也就是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很快又有确凿消息传来,万聿被任命为大理寺少卿,第二名的榜眼和第三名的探花同被授为翰林院修撰,第四名和第五名的进士则被同除为翰林院编修。
虽然此科的一二甲授职与往科不同,但修撰、编修之属跨度并不算大,最惹人注目的还是状元郎万聿。
翰林院修撰只是个从六品,大理寺少卿则是实打实地正四品。许多科举出身的官场人士,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从一个从六品的小官爬到正四品的位置上。而万聿上来就是个正四品。
不仅万家举家轰动,整个朝野都哗然。
据说吏部、礼部尚书联袂向圣上进言,说此举于礼不合。
老皇帝当场反诘他们何谓礼?甘卿十二岁拜相,岳将十三岁掌军,古人尚知不拘一格唯才用人,今人反不如古人,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是何道理?
谏议大夫又指万聿白面书生,年少资浅,缺乏历练,不堪委大任。
老皇帝援引前朝陆逊书生拜大将,拯救东吴于倾覆的故事,直言江山代有才人出。状元郎少年才俊,连中三元,是难得的人才。少卿之职犹觉大材小用,何来不堪委大任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