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过稿(9 / 12)
“不行。”那中年人的表情越来越不耐烦了。
穆琼也有些好笑。这少年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不用权势压人,二不给钱,竟然就想知道人家明天的报纸的内容……
几次三番被拒绝,那个少年垂头丧气的,他没有继续问,但依旧站在那个中年人的桌边不肯走。
编辑部的人也不管他,任由他站着。而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了穆琼。
“你是来做什么的?”正在整理信件的人问穆琼。
穆琼略一思索,就道:“我家少爷让我来投稿。”
他觉得他要是上来就说是自己要来投稿,这些人指不定看都不愿意看,干脆就编了个“少爷”出来。
然而都这样了,那人还是道:“投稿?我们报社不缺稿子。”
“你们真的不要?我家少爷写得可好了,写的是留学生的爱情故事。”穆琼道。
“留学生?”之前被那少年缠着要文达先生的稿子看的中年人突然问。
“是的,这小说写的都是留学生的事情。”穆琼道。
说起来,他的这篇小说之所以要写留学生,就是为了方便过稿。
这时的人,对留学生都很感兴趣,肯定愿意看写留学生的小说……报纸的编辑只要不傻,就一定会看看他的稿子,而只要他们看了他的稿子……
他对自己写的东西有信心。
“你给我看看。”那个中年人道。
穆琼也不含糊,直接就把手上的稿子拿了出来。
他虽然写字慢,但字很漂亮,给人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会差,而上面的故事……
中国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飞快地发展起来的,小说也一样。
这时候的人写的小说,不管是种类还是结构,都比不上现代作家写的小说。
而这不是这时的人水平不够,纯粹是他们看过的小说太少,就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什么的,现代的作家哪怕不爱看,总归了解过,这时候的人呢?他们根本看不到这些。
不说这时候国内的人很难看到国外的小说……写《百年孤独》的作者还要再过十几年才出生呢!
总而言之,这时的人写的小说,因为时代的缘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说他们常常写一大堆人,没有固定的主角,还基本没有心理描写,以至于看书的人很难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