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6)
【男人……真难懂】
李曜远赴京城, 叶凡留在大宁。
大王和胖团充分发挥了“移动电话”的功能,每天负责传递消息。
八月二十, 李曜快马加鞭, 带领先锋队率先赶到京城。意外的是,围攻的敌人根本不像先前打探的那样有三十万之多。
李曜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有没有可能, 契丹兵这次的重点根本不是京城?
八月二十二, 李曜的人马被困在京城郊外。
敌军完全是用人命来填,唯一的目的就是拦住他, 不让他返回大宁。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安州, 夜黑风高。
安王府后门, 一个长随打扮的人缩在阴影处, 面色凝重地望向街口。
少顷,一辆乌篷马车悄无声息地行至门边,长随警惕地看着, 车内响起一个略尖的男声,叽哩咕噜, 像是在说契丹语。
长随连连应诺,恭恭敬敬地把人请了进去。
八月二十五,卯正三刻。
晚秋的天气, 晨雾朦胧,看不清远处。此时,正是村民下地、孩童上学的时候。
一队骑兵自官道而来,骑着马, 扬着幡,大摇大摆。
哨台上的兵士从困倦中醒来,扬声高喊:“来者何人?”
对方回应,“兄弟,我等打京城而来,有信传给叶凡,还请开闸放人!”
哨兵警惕:“谁叫你们来的?”
“自然是咱家侯爷。”为首的骑兵举起手中的幡旗,又特意扯了扯身上的衣服,确实是李家军的装束没错。
“放屁!谁跟你咱家?”哨兵冷笑一声,当即燃起双响炮这是事先约定好的敌袭信号。
炮仗接连三响,唤醒了李家军,震呆了伪装的敌人。直到被团团围住,他们都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暴露的。
殊不知,李家军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会直呼叶凡的姓名,从来都是尊称一声“小郎君”,再不济也是“叶小郎”。
李三郎近来夜夜睡在江边的坞堡上,听到炮响,甲胄都来不及穿,提上长.枪就往外冲。
李家军迅速集结,三声炮响尚未结束,儿郎们便已铁甲披身,来至江边。
同时,一只只囊舟奇迹般从水里浮了起来,说船不像船,说舟不是舟,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