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番外(4 / 6)
去了京城,如今在太学中任司业。没有意外的话,等到莫先生荣养之后他便是下一任国子祭酒。
关四郎和廖椁的关系早已公开,有李曜和叶凡在前面做靶子,没人敢拿他们说事。
如今关四郎和二小、三小、小锤子一起在太学读书,秋闱在即,几个人商量好了留在学中温书,中秋就不回来了。
这个主意是关四郎出的,他是几个人中最用功的。他考功名倒不是盼着为官做宰,最大的奔头就是做个学馆的博士,至少跟得上廖椁的步调。
关四郎用行动证明:好的伴侣能让人生出无限的动力,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叶大姐也来了。
身旁伴着她的夫君,李衙头。
李三郎登基后,谭县令调到安州做州牧,李舸也跟着接管了安州的城防军,如今是正正经经的五品官身,比科举入仕的樊大郎还要高两级。
樊大郎今年二十四岁,在御史台任职,官位虽不高,却颇有才干,且为人耿介,很得官家,也就是李三郎重视,再加上跟叶凡的这层关系,将来出入内阁也是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夫人,姓江名欣,在京城女学中担任学令,才学高,性格好,为人处事滴水不漏,京城贵女无不敬重有加。
说来也是缘分,当初叶大姐跑去梨树台打听,想把江小娘子说给叶凡,没承想,弟媳妇没当成,倒成了儿媳妇。
***
轨道和车轮都是特制的,外面包裹着面果树的树胶,不仅防水防潮防虫驻,还能减小摩擦力。十六匹马拉着两截车厢,不仅载着人,还装着货,跑起来并不费力。
当初第一截铁轨做出来,李三郎脸都不要了,抱着叶凡的大腿连哭带求,硬是要走了这项“专利”。
不得不说,李曜的判断一点都没错,别看李三郎平日里嘻嘻哈哈装得像个哈士奇,骨子里就是个精猴子,面对那群固执的老臣,口头上吃点小亏,大事上绝不让步。
至于家里的产业,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拿了个大的。
如今,轨道与车厢的制造技术掌握在朝廷手里,银钱上的收益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牵涉到的内政、外交、社稷,以及民心。
车厢行过葡萄园,顺顺坐在叶凡腿上,细细的小手朝着窗外指。
“姆姆,吃!”
小家伙是安荣和李二娘的第二个孩子,今年只有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