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1 / 5)
许棉不知道其他公司挖人、其他人被挖是怎么样的过程经历, 就目前来看, 她自己的经历真是有点奇葩。
说是挖人,花却提前送上了, 说是追求,却处处拿丹舟和云海做对比。
都说这位白总是丹舟内斗中的大赢家,可眼下许棉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白听羽情商欠费。
尤其是对待女人的态度上。
再和霍江逸一对比, 简直一个地一个天。
许棉懒得搭理白听羽,直接把这人叠巴叠巴抛到了脑后。
星海面谈结束之后, 该干什么干什么。
其实黄太太那套珠宝首饰的委托拿不到也不算什么, 站在云海的立场, 只是能争取就争取,争取不到,也没有任何损失,本来公司就刚刚起步,谁也没想一步登天。
但经历过方案、经历过面谈之后, 许棉反而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之后的几天, 只要上班之余空了, 就会认真地想一想,除了白听羽说的那个方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想来想去,似乎没有。
连出差在外的贺彦因都说:“丹舟起步早,都经历过两代人了,圈中人脉广是很正常的, 其实就算没有什么宝石婚的国内富商,他们也能自己找人演一个,大不了把那几千万的珠宝自己先兜下来,过几年转手再拍出更高的价格。”
贺彦因后半句的内容,是拍卖圈中不为外行所知的潜/规/则。
外人看来,拍卖场上的拍品被人举牌竞价,一个个一只只尽数拍出,价格有高有低,低的可能只有几千块几万块,高的七位数、八位数,乃至上亿。
可拍卖行又不是房地产业,哪里有那么大的客户和需求体量?
有的拍品,就是拍卖行自己砸钱先兜下来,兜个几年,等市场好的时候,转手拍出更高的价格,找人接盘,能赚的钱绝对超过抽取的佣金。
可这就需要拍卖行有足够的资金量。
所以一般这种路数,小拍卖行不敢,只有丹舟这样的大拍卖行才能用。
白听羽说他有年逾七十的宝石婚富商客户,谁知道是真是假?
万一那富商客户是横店门口拉来的群演呢?
贺彦因对此的态度是:“算了,丹舟既然志在必得,又有黄太太满意的方案,我们也不能硬抢,回头我写周报跟江总汇报的时候,就说黄太太这单我们没拿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