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山坳村(2 / 4)
里长,乃是因他们村人少,跟山外村子合并一处管理。再者,平时有什么事要通知,找山坳村不方便,都得外头村子里来人知会。
山坳村的代里长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一个,大家都叫他“石三叔”。
穆清彦他们敲开的,正是石三叔家。
尽管有石头墙围着,但三人都不矮,站在院门口能清楚的看清院子。几人拍了门,也出了声,石家自然知道他们是生人。隔着门屋子询问了几句,才有人开门,出来的是三个壮年人,手里或拎着砍柴刀,或是抓着棍棒,很是谨慎。
石三叔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黝黑健壮,将三人打量一遍,安抚的拍拍身边的儿子,亲自去拉开院门,笑着招呼:“几位客人快请进。”
说着,又朝屋内喊老妻儿媳妇烧水待客。
堂屋里点了油灯,女人孩子们都在别的屋里没出来。
“几位怎么走到大山里来了?”石三叔瞧着,三人不像行商,也不像来打猎的。
开口说话的是穆清彦,相较于闻寂雪和焦礼,穆清彦更亲和一点。
“实不相瞒,我们来山里是为找药。家父生了场病,病情反复难愈,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唯有一个大夫说可以治,但要一样特殊的药材。那药材只是传闻,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倒是有个老药农说,早年间有人在落雁山见到过,所以我们来碰碰运气。到底没什么经验,赶路错过了时间,天黑了才到村子。”
穆清彦一面说,一面主动递上身份文牒。
石三叔神色自然的接过来,他能做代里长,自然识得几个字。举着身份文牒凑到油灯跟前,眼中警惕之色微微放松,倒是惊讶出声:“你们是晋阳府人?从晋阳府过来可不近啊。”
何止是不近,着实路途遥远。
穆清彦用的就是自己的真实身份文牒,但石三叔面上毫无异样,可见并未听说过“穆清彦”。
这也在情理之中。
说句不自谦的,尽管古时交通不便,信息交流滞塞,但两三年的经营,穆清彦的声名传了不少地方。然而信息流通之地多是府县,最不济也是热闹的小镇,一般乡野百姓只知种地和家长里短,哪怕是本县的事情都接收的迟缓,更别提大山之中的山坳村了。
这山里人家,连地都是开荒的零散土地,关注的只是野味、皮子的价格,山里野物的多寡,以及每年的赋税。
别看石三叔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