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京城戒严(1 / 4)
托赖闻寂雪的福,如今穆清彦想查点东西,倒是得了不少便利。
在分析元后一事上,有一点他也有疑虑。
当今皇帝年事已高,哪怕在元后薨逝那一年,皇帝也已是五十六高寿。古时的寿数,能到五十的就是高寿,哪怕富贵人家也超不出多少,尤其做皇帝的,或勤政或荒淫,如这位活到现今七十一岁,当真是罕见。
再者,元后出事那两年,皇帝本身情况也不好,都在传可能其大限将至。
如此一来,本就寿数大了,又身体不好,作为皇帝的当务之急是立下储君,安排好朝政。然而,皇帝干了另一件事,元后薨逝一年后,将魏家女儿迎入中宫为后。那时魏家女才年芳十六,原本家中已经为她议亲,只因遇上元后薨逝,此事暂停。
这件事透着点儿怪异。
虽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富有四海,想娶朝臣之女为后,不必计较年龄,可实际上,很少有皇帝这么干。魏家不是小门小户,皇帝又是五六十岁,也不是个昏聩帝王,再看他的身体状况,便是后为悬空也不是什么大事。
早先历代也有先例,皇帝觉得不适合再迎立新后,通常会从后妃中晋封一位,亦或者,后位悬空,晋一位皇贵妃,掌六宫事。也有直接将宫务交给一位活着两三位后妃共同管理的,通常其中一位所出的皇子,便是储君。
这些做法,自然有政治上的考量。
所以,当初皇帝迎立新后,着实惊人眼目,全都猜不出皇帝用意。没人相信皇帝是垂涎美色,魏家女儿再美,后宫中也不乏新鲜秀女。倒是不少人猜测皇帝此举是震慑平衡后宫,绝了某些人的野望,再者,新后到底年轻稚嫩,坐着中宫之位也握不了大权。
纵观皇帝在位所作所为,几乎没有肆意妄为的时候,穆清彦也倾向于皇帝立新后别有谋划。
平衡震慑后宫么?
如今后宫除了皇后,贵妃位无人,早先丽贵妃倒是风光,但因其弟之事受了牵连,降至妃位,每每想升位,都被其他人联手给压了。妃位有四人,这是早先的定数,是满的,丽妃是降下来的,不算在内,此外有出了贤郡王的惠妃、出了庄郡王的恭妃、出了端郡王的温妃、出了恪郡王的顺妃。
嫔位也是满六人,名下皆有皇子,只两个略为出众。一个良嫔,出了肃郡王;一个柔嫔,出了怡郡王。
这些后妃们,不仅是陪伴皇帝的老人儿,且有一定的家世可做依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