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未来的选择(为新书求支持)(2 / 10)
。
“不是每个人都成了“青大老爷”!”
在小红山的行宫之中,放下手中的报纸,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张卿,你看这张报纸上,居然有人得意的宣称,无罪的判决等于狠狠的嘲弄了一把所谓的“法律”,令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报纸上报道的是四川的一场审判,面对确凿的证据十二名陪审员依然选择了乡情大于法律,作出了无罪判断,尽管法官极为无奈,但还是接受了这一结果,至于检察官则立即表示会上诉。
“陛下,不过就是一村乡村愚夫罢了,这国家法度岂能全受其所左右?”
张之洞适时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按照传统,他自然更倾向于法官决继,而不是由十二个身份各异的普通百姓断案,实际上,这也是他们纷纷接受大陆法系的原因所在。
“无非就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杀人者偿命,只在证据充分,人们自然可以做出决断,没有证据,自然要放人,是宁可错杀一千而不放过一人,还是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人,我更倾向于后者,用证据与事实说话……”
接着唐浩然又指着报纸说道。
“这个案件并没有代表性,我们要看到的是,这次事件在全国涉及到那么多的人,通过陪审团的审理,几乎所有的案件都是符合司法意愿的,而这只是个例,个例不代表一切,毕竟,我们要相信,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自然会曲分是非曲直,再则……”
接下来的话,唐浩然并没有说出来,在某种程度上陪审团的使用,同样也是政府摆脱指责的一道盾牌,因为做出判断的是陪审团,而不是法官。
就像这次事件涉及那么多的人,最终判决他们有罪的人,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他们的父老乡亲,那些普通的百姓用心中最基本的是非观,做出了他们的判断,至少在未来,人们或许可以指责政府逮捕了太多的人,但绝不会指责司法不公。
因为公平的大棒交给了普通的百姓,交给了律师,而不是由政府所掌握。
“有争论也好,这样大家才能够进行普法教育,只有百姓们认识到法律权威,他们才会相信法律,敬畏法律,过去,咱们的百姓是敬官不畏法,说实话,我更希望了,有一天,他们能够畏法而不敬官,这话说的远了,张卿,你对东瀛那边发来的请愿书怎么看。”
话锋微微一转,唐浩然又提到了另一件事,在过去的几年间,在官方言语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