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未来的选择(为新书求支持)(3 / 10)
,就不再用“日本”或“尼古拉总督区”去称呼一衣带水的四岛,而是用“东瀛”或者“扶桑”,这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毕竟日本已经灭亡,而称“尼古拉总督区”又意味着承认俄罗斯对日本的占领,所以最合适的称谓就是“东瀛”或者“扶桑”,这样的古称。
“陛下,臣以为,这是一件大好事!”
张之洞恭敬的答道。
“可以说,这份请愿书,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将其纳为帝国四行省的问题,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提出的,而是应该“东瀛”民众的呼声,将其纳为帝国行省!”
尽管一直以来,在如何对待“东瀛”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在东北高层亦或是现在的帝国高层,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将“东瀛”纳为帝国的行省,而不是作为藩属国存在。实际上,中华帝国根本就没有“藩属国”,现在应该朝鲜方面的请求,将朝鲜纳为帝国行省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所差的只是一块“牌子”,将统监府更名为省政府的一块牌子,毕竟经过十几年的处心积虑的“准备”,统监府早已经完全将朝鲜控制,现在的朝鲜与帝国行省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在“东瀛”问题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四千多万“东瀛”人是在俄罗斯殖民下生活了十年,他们对“殖民”的抵触情绪,是唐浩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在接收“东瀛”的问题上,才会一直拖到现在,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局势不靖,使得政府根本就抽不开身去接管日本,更重要的一点是,共识很难达成。
到底是直接建立总督府,以总督制的行省作为过度,还是直接按照最初的构想,将“东瀛”分成四个行省,通过对“东瀛”的“分裂”,促成“东瀛”并入中国。
但现在,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毕竟,“东瀛”已经到了非接收不可的时候了。
“行省好纳,不过只是一纸通文既可,但是,这个行省却很难办,是实施总督制,还是实施省府制,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对“东瀛”的定位!”
唐浩然口中的总督制与国内的总督制不同,这种总督制更倾向于西方殖民地总督制。正如同俄罗斯设立的尼古拉总督区一样,其是便是俄罗斯针对不同区域设立的地方性机构。总督作为沙皇在殖民地总督区的直接代理人,是总督区的最高统治者,集军事、行政以及财政大权于一身。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是土皇帝。
而推行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