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1 / 6)
别的生化连锁反应。每个体验都会触发细胞发生基因变化。”
因此,事实不再是精神高于物质,而是心灵创造物质。我们的想法、信念、心理模式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我们的生物状态。现有科学证据证明励志教师(如路易丝·海)早就已经凭直觉知道了这一点——破坏性的负面想法不仅损害我们的自尊,还损害我们的生理健康。
萨莎在治疗ME时,有次一家心理治疗中心要求她记下自己的心迹,当时她吃了一惊。萨莎学习了瑜伽,又做了几年的人生教练,认为自己积极、乐观、活泼。但实际上积极性只是对于她那些日子里的行为而言的,是她投射给世界的印象,而不是她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东西。当她真正聆听到她的自我谈话、仔细地整天观察它时,她才发现她几乎每10秒就会感到衰弱不堪!她的内心独白尽管并非诅咒,但却在不断地评断自我。瑜伽课程很不错,但她的注意力原本可以更集中。她煮的那顿饭很不错,但放的盐多了点。那个电话也不错,但她原本应该更诚实些。事实上,她甚至还在日记中记下标题如下的一段话:“今天有件事我原本能做得更好!”尽管她这么多年的工作都是在帮助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并提升他们的自尊,但与此同时,她意识到,她完全没想到这一点:以她自身情形而言,我们认为自己最需要学习什么,就会教别人什么。这也正是她为什么生病的原因(由于她在自己能量系统中持留了无数的人生创伤;关于能量系统,我们将稍后介绍)。因此,她需要做一些重要的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爱自己、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继续持留她当时的自我批评思维模式。在本书中,我们将告诉你怎样使用重塑心灵矩阵来做到这一点。
重视我们的潜意识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居然让我们的思维和信念以这种方式毁灭了我们的健康?如果我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仅仅改变我们的思维和信念就肯定能治愈我们的疾病吗?
答案是可以,但是这件事并不像决定换个角度思考那么简单。事实上,如果你曾经试图只通过意志力来改变你的心理模式,你就会知道的确不容易做到。
每个人都具备有意识地决定做某事的能力,不过直到最近,重点都在有意识心理上,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我们95%~99%的行为实际上是由潜意识心理控制的。不仅如此,潜意识心理每秒处理2000万环境刺激,而有意识心理每秒只诠释仅仅40个环境刺激。有意识心理可以同时处理几个任务,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