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败局(4 / 15)
刘文秀没考虑这么多,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当时,李定国正在永昌清剿王自奇。朱由榔接到刘文秀的奏疏,觉得比较靠谱(主要是安全),一边命礼部选日子准备“搬家”,一边派人去永昌通知(注意!是通知,不是咨询!)李定国。
接到通知之后,李定国的第一个反应是——刘文秀想做第二个孙可望!
李定国有这样的想法,并不能简单认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文秀一路收罗孙可望的旧部,控制贵州、湘西,又迫不及待地奏请朝廷“搬家”,确实有“瓜田李下”之嫌。在滇黔内战余波未尽的情况下,李定国产生怀疑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不像孙可望那样野心勃勃,但李定国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对刘文秀有所怀疑之后,李定国在没有查明事情原委、弄清刘文秀真实目的的情况下,一口咬定刘文秀是想步孙可望的后尘,未免过于武断和鲁莽。
接下来,李定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以辞职相威胁,逼迫朱由榔放弃“搬家”的想法。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也犯了跟刘文秀一样的错误,让别人难免产生一些不堪回首的联想。
孙可望不择手段威逼朱由榔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李定国也玩起了这一手,刘文秀必然生疑,认定李定国想做第二个孙可望!本来还想就“搬家”问题解释一下的,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
李定国、刘文秀都认定对方要步孙可望的后尘,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矛盾显然已经从“政策分歧”质变成了“路线斗争”。
思维一旦产生定势便很难扭转,回想起刘文秀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李定国不由得浮想联翩。
——你刘文秀号称收复四川,却跑到嘉定、雅州种地,你是故意败家,还是建立根据地?
——让你刘文秀去追孙可望,结果人没逮回来,旧部却网罗一大堆,还要让朝廷“搬家”,你太明目张胆了吧?
既然你刘文秀先不仁,就不要怪我李定国后不义了!
“整风”运动
李定国在永昌干掉了王自奇、吴有才之后返回昆明,迅速采取行动,准备将刘文秀这股“逆流”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定国判断,刘文秀两次被剥夺兵权,谈不上有什么旧部,必然会依靠沿路收编的孙可望旧部起家。因此,只要将孙可望的旧部摁住,刘文秀便翻不起什么大浪。
问题是,孙可望的这些旧部都分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