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败局(9 / 15)
虽然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但也激发了当地百姓的仇恨。因此,贵州、川南土司衷心拥护永历政权的并不多。
李定国号召围攻贵阳,响应者寥寥无几。倒是在遵义休整的吴三桂一发话,水西(今贵州大方)宣慰司安坤、酉阳宣慰司冉奇镳、蔺州(今四川古蔺)宣慰司奢保受便争先恐后地归附。
不过,重赏之下,何愁勇夫。在李定国的重金招揽下,土司罗大顺于五月率部进攻清平(今贵州凯里炉山镇)、新添卫,但由于势单力薄,很快就被清军击溃。
八月,张先璧(与孙可望乱棍打死的那个张先璧同名,不是一个人)率部两度进攻贵阳,也是因寡不敌众而溃败。
李定国在黔西地区部署防御后,又联络酉阳宣慰司王友进、王光兴从思南府进攻湄潭,从北面牵制清军,可惜依然没有成功。
——后方牵制。
正面是李定国,正在坐等清军进攻;中心是土司,围攻贵阳相当不给力。李定国还有一个希望寄托在清军的后方,具体的执行者是五位太监。
确切地说,五位太监只是联络人,在朱由榔、李定国的派遣下赶赴川东联络抗清武装,目的是围攻重庆。
川东武装成分复杂,好在口头上遥奉永历政权,名义上接受“督师”文安之的领导。接到朝廷指令后,文安之迅速呼吁川东各部出兵出力,为朝廷效命。
文安之是个厚道人,比朱容藩、李乾德这些货色强多了,所以还是有些感召力的。“三谭”、袁宗第、刘体纯、李来亨等部纷纷表态愿意出师,挽救朝廷于危难。
七月初二,“三谭”部与刘体纯部向重庆发起进攻,正在遵义休整的吴三桂赶紧率军回援,川东武装被击溃,“后方牵制”的战略也没能实现。
李定国准备“三箭齐发”,刚射出去便断了两支,确实是意料之外。更让李定国意想不到的是,三路清军不过是老鼠拉木锨,更大的其实还在后头。
九月,清军进军西南的“总指挥”多尼抵达贵阳。十月初五,多尼在平越附近组织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包括驻守贵阳的罗托、洪承畴,驻守遵义的吴三桂(李国翰已在七月病死),驻守都匀的赵布泰等。
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多尼对清军下一步的作战行动进行了部署:
第一,罗托、洪承畴部镇守贵阳、黔东、川南(遵义)地区,清剿南明残余武装,并负责后勤保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