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山县有朋(7 / 11)
1882年1月,他退出“报知新闻社”,4月,加入帝政党创办的《大东日报》社,担任主笔,此时,他极力标榜国家主义,鼓吹主权在君之说。在自由民权运动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他唯恐发生有损帝室的事件,主张要参加自由民权运动的人们要维护天皇的权威。他拥护“宪政”,但又宣称这“非独人民之希望,实则圣职之所在。”。宣扬所谓“欲拥护皇室,若不知以自由民权拥护之,其乃误用自由民权者,焉可择之哉!”他认为:维新的元勋只不过是擅长革命,但是缺乏建设的智慧,建设应委任懂得制法的才学之士,云云。
1884年12月,朝鲜汉城“甲申事变”,日本政府派遣外交大臣井上馨为全权特使赴朝谈判。原敬以《大东日报》特派员的身份随行,深得井上馨之赏识,随及任命他为外务省秘书,使他得以在政界崭露头角。从此踏上了从平民到宰相的政治阶梯。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原敬被日本政府派往中国任驻天津领事。1885年7月,当蜂须贺任驻法公使时,他被任命为一等秘书,前往巴黎并代理公使独挡外交重任。驻法期间,原敬与驻奥公使西园寺公望关系甚密,进而结识了陆奥宗光、高桥是清等人。1889年,井上馨任农商大臣时,调原敬归国任农商部秘书。1890年5月,驻美全权公使陆奥宗光归国任山县有朋内阁的农商大臣,原敬任农商部参事官兼秘书。第二届伊藤博文内阁时,原敬任外务部通商司长,继而晋升为外务次官,参与策划统治中国台湾的根本方针。1896年第二届松方正义内阁组成后,他主动请求调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九个月后,归国辞职,结束了其前后十五年的官吏生活。
1897年9月,受大阪《每日新闻》社的聘请,任该社编辑总务及社长职务。他利用报纸为武器,攻击宪政党内阁。1900年6月,接受伊藤博文的邀请,任政友会的干事长,这便成为他以后作为伊藤博文和西园寺公望继承人的晋身之阶。同年12月,第四届伊藤内阁组成,在东京发生了市会议员渎职事件之后,原敬接替星亨的邮电大臣职务。翌年6月辞职,11月,在北滨银行任总经理。
1918年9月原敬内阁成立,这是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当时国民的选举权受纳税额限制,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在国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中拥有席位的政党领导人组阁,担任政府最高责任者。原敬领导的政友会是当时众议院中相对第一大党,他担任首相标志着由多数国民支持的政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