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欧战结束(7 / 9)
德军第七军团得以突破并进抵马恩河,约14个师渡过了马恩河。在这里,美军第三师实施了顽强的防御,并再次阻止了德军的推进。随后,协约国军的飞机和炮兵摧毁了德军在马恩河上的桥梁,破坏了德军的后勤供应,从而迫使德军停止进攻。鲁登道夫承认被打败了,他开始准备自苏瓦松、沙托蒂耶里和兰斯突出部实施总撤退,以缩短防线而利于其大大削弱的兵力进行防御。在五个月的时间里,他损失了50万人。协约国军的损失更多一些,但是美国军队正以每月30万人的速度抵达法国。
在这场战役后,协约国开始发动反攻。
协约国的攻势相当猛烈,不过更重要的是德国已经逐渐开始崩溃。
到了10月6日,当德军在战线上开始崩溃的时候,德国的新首相巴登亲王马克斯向威尔逊总统发出照会。要求在威尔逊的“和平十四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停战协议。10月23日,美国在与德国交换的照会中表明了威尔逊总统坚定的立场,即美国不会和现存的军事独裁政府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
1918年10月27日,就在正式被辞退之前,鲁登道夫自己提出辞呈以使绝望的德国政府能够满足威尔逊的要求。然后兴登堡仍任德军总司令,鲁登道夫军需总监的职位由w·格勒纳将军继任。
10月29日至11月10日,由于布尔什维克分子的活动,并受公海舰队兵变的引发,德国爆发了一场革命。德国内部到处是混乱、暴动和兵变,11月9日,一个社会党政府接管了政权,并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
11月7日,德国代表团由一位平民m·埃尔茨贝格带领,开始与福煦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地点是贡比涅附近福煦的火车车厢司令部。协议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达成。条款规定,德国实际上向协约国投降,德军必须立即从所占领土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撤军。立即交出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5000门火炮和25000挺机关枪),从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撤出,莱茵河上的三个桥头堡将由协约国军占领;交出全部潜艇,扣押全部水面战舰交由协约国看管。
到了11日,已经进行了四年多的欧战,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停止了。在这场战争当中,牺牲者的数量已千万计。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惨烈,才使得后来的英美都对纳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因为他们已经不希望再遭遇一次如此惨烈的战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