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欧战结束(8 / 9)
而在北京,在一场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各国的外交官也是纷纷庆祝。
或许是因为胜利的消息太过喜人,甚至一些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国家,也在宴会上满是笑容的互相交谈。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和谈,还有就是向同盟国提出要求了…”在严光的身边,徐世昌缓缓的道。“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要求?”
“应该会是以美国的威尔逊十四条为标准吧?”
在一旁,不久前才赶回来的詹天佑有些天真的道。
然而听到他的话,宋鼎寒却摇了摇头。
“不一定,这次法国是主张对德国严惩的,所以最后达成的条约或许会相当的严厉…”
听到宋鼎寒这么说,周围的一些政府高层也纷纷点头,毕竟这次法国实在是损失惨重,因此一直在要求着对德国严惩。至于英国?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仍有许多英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因此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仍希望严惩德国。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在具体措施上较法国为轻,因为劳合·乔治认为,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
要知道在欧洲,英国人可是玩了几百年的平衡政策。
而且劳合·乔治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感到忧虑,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如果民族都自决了,那英国也就不需要在玩下去了,不过他到是赞同签订秘密条约封锁德国海岸线。
在这点上,中国到和英法美等国的立场完全不同。
因为过去中国和德国的关系相当良好,而且远征军也仅在亚美尼亚战场上碰到过几个团的德军。再加上这次远征军的损失相当的小,而且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大的让人难以想象,所以国内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内部,依然对德国抱有很深的好感。
在政府内部,不少的高层甚至觉得,赞同威尔逊的和平十四条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哪怕是现在,也有不少的德国人在为国社政府服务着。
就在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开口讨论英美可能对德国提出的条约时,一直没有开口的严光突然冷笑了一下,然后用微不可查的声音轻声道。
“和平十四条?最后英美提出的条件绝对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在领土和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