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孙中山逝世(3 / 8)
的主要反鱼雷(鱼雷艇)的手段却不多,数得着的就是采用网栅一类的器材来实现,或者是用火炮来直接攻击鱼雷的载体。
网栅一类的方式称做阻挡式防护,即设置障碍以阻挡来袭的鱼雷。
如停泊中的舰只使用的防雷网、行驶中舰艇使用的所谓“防雷卫士”或防护拖线拖线是一种多节的空心管结构,用钢缆贯串起来。不用时折叠收放在甲板上,在进入危险海区时,布放入水,利用展开器把拖线展开至距舷侧一定距离处,拖曳前进。每节空心管中装有炸药,还可装近炸引信。直航鱼雷通常由舷侧阵位上进攻,这种拖线防护设备能起到比较有效的阻挡作用。
另外一种就是用火炮,直接攻击携带着鱼雷的鱼雷艇。
如战列舰所装备的数十门副炮,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事实上面对数十门副炮,依然能够突破进而进入攻击距离内的鱼雷艇实在是少之甚少,不过这并不代表鱼雷艇就没有威胁了。
一来,除开战列舰外,剩下的如巡洋舰或驱逐舰等舰种排水量较少,副炮的数量自然也跟着变少,再加上不少驱逐舰或巡洋舰主炮的口径和战列舰副炮的口径差不多,可想这些舰艇自身装备的副炮口径会有多大…
再来,在白天时有副炮进行拦截的话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是进入黑夜呢了?这也是战列舰等舰艇为什么会大量装备探照灯的一个原因,为的就是防止入夜的时候遭到偷袭,不过哪怕是这样依然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就是了…
这样是海军会考虑将加特林机炮装到军舰上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鱼雷艇通常只有几吨或几十吨的排水量,最大的也不过一百多吨,鱼雷的射程更是只有不到3公里,同时为了增加命中率,很多时候鱼雷艇甚至需要抵近到几百米或几十米的距离去发起进攻…
而这一距离,恰恰是加特林机炮的最佳射程范围。
(英国mk8型鱼雷,直径457毫米,航程1371.6米/41节,或者2275米/29节。同时这一时期都是直航鱼雷,远了的话根本打不中,至于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则是二战后期才出现的)
虽说加特林机炮的口径仅有30mm,不过射速却达到了5000发每分,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鱼雷艇都是木制的,因此只要被炮口对准,最终的结果绝对是非死既残。
因此拿加特林机炮来充作防空和反鱼雷(艇)武器,的确是一个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