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孙中山逝世(4 / 8)
错的选择。至于严光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则是因为他所来的世界,海军所要面对的除了空军和反舰导弹外,剩下的就是潜艇部队了。
至于鱼雷艇?虽然这个舰种曾经风光过一时,但是到了严光的那个年代,剩下的就只有鱼雷艇的进化版导弹艇了…
同样,海军也在考虑着用拥有高射速的加特林机炮做反鱼雷武器,因为这一时期的鱼雷都是贴近水面航行的直航鱼雷,如果反应够快的话,用5000发每分的超高射速将鱼雷击毁在海军看来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在严光的那个年代,可从来都没听说过近防炮还有这个任务,所以对海军究竟能不能成功,严光也只能是摇头苦笑了。
“不过体积也是一个问题啊,单是炮本身的体积就已经和一门150炮差不多了,再加上旋转炮塔什么的话…”
“还有弹药的消耗量,每分钟5000发的射速的确惊人,但是消耗起来也同样惊人,如果每门炮都配备两个1000发的弹仓和若干个备用的弹仓的话,驱逐舰是不用想了,哪怕是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恐怕也装不了几座…”
的确,加特林机炮的性能虽然惊人,但是弹药的消耗量也同样惊人,再算上自身的体积和操作人数等等,作为防空武器的加特林机炮恐怕未必会逊色150mm或210mm口径副炮多少…
好在海军从没有想过用加特林机炮去取代军舰上的高射炮或高射机枪,双联的12.7mm高射机枪或75mm高射炮及30mm机关炮依然是各型军舰上的必备装备,30mm的六管加特林机炮仅仅只是在2000吨级的驱逐舰上装一门,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上装个两三门,40000多吨级的战列舰上装个七八九十门也就是了…
听到海军的人还在背后议论,严光和徐世昌都摇了摇头。
不过也难怪,毕竟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后就跑到日本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在曾经的闽系海军当中留下自己的影响力,而到了现在,在国防海军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海军的情况下,想要指望海军能像历史上一样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海军这样,就连政府内的其他军政人员大多也都如此。
还会对孙中山的去世感到重视的,恐怕也只有徐世昌或严光这样的少数人了。
徐世昌会重视,是因为孙中山是袁世凯时期北洋最大的敌人,至于严光?这个理由就不需要在多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