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新坦克(4 / 8)
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中国和德国间的友好关系,虽然和历史上一样德国依然和俄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却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签订背后的那项密约,取而代之的则是中国…
在同中国签订密约后,德国获得许可,允许在中国进行军事上的训练——反正中国的地方够多。随便划一块出来就够了。
出了允许在中国进行军事训练外,德国还和中国在许多地方进行了交流,这里面自然也包含了军事技术。说到底德国在战败前毕竟曾经是一等一的强国,即便是战后的中国也有需要向德国学习的地方。
同样,中国在某些方面上的优势,也是德国所需要的。
这其中,就包括了坦克…
虽然严光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是严光对坦克在理念上的理解依然超过了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中国在坦克上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态势。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也理会到了坦克的真正意义。
再加上德国也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过坦克,所以在战后两国的工程师们曾经进行过许多交流。
虽然这种交流是有限的,但通过交流还是让德国人明白他们在战争中所设计的av7根本称不上坦克,仅仅只能被称作“装甲车”…
和英国、德国设计的坦克相比,反倒是法国的雷诺坦克更符合坦克这个概念——虽然这种坦克实在是太小了。
在和中国工程师的交流中,德国人也曾在中国测试过几型交流后的产物,这种交流也使得德国人在坦克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至少不会在造出像av7这样的家伙了。
不过在交流的过程中,德国人也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大不足。
尤其是在面对中国的15式中型坦克和16式轻型坦克的改进型号时…
原本的15式坦克全重30吨,引擎为一台水冷v形八气缸发动机“依斯帕诺·西扎”200马力发动机,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时。越野4-8公里/小时,武器为75mml /70坦克炮+12.7mm并列机枪和炮塔上的12.7mm带护盾重机枪一挺,炮塔及车体正面装甲为50mm,侧身及后部为25mm。
16式坦克的全重为13吨,一台国产水冷v形八气缸“星速”200马力发动机。公路速度30公里/小时,越野20公里/小时。武器为20mml/55坦克炮+8mm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