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两栖攻击舰(4 / 6)
50年代,美军诞生了登陆战的“垂直包围”理论,登陆兵从登陆舰甲板登上直升机,飞越敌方防御阵地,在其后降落并投入战斗,这样可避开敌反登陆作战的防御重点,并加快登陆速度。
新的护航航母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设计的…
唔,或许它应该被叫做通用两栖攻击舰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经建造过一级“硫磺岛”级两栖登陆舰,只不过“硫磺岛”并没有船坞设计,也就是说他无法使用登陆艇等装备,只能使用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机。
70年代初,在硫磺岛后美国又建造了一种更先进,更大的登陆舰艇,被称为通用两栖攻击舰,它实际是集坞式登陆舰、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船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登陆作战舰只,它既有飞行甲板、又有坞室,还有货舱。以往运送一个加强陆战营进行登陆作战,一般需要坞式登陆舰、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运输船只5艘,而通用两栖攻击舰只需一艘就可全部代替它们。
这就是“塔拉瓦”级通用两栖攻击舰…
中国不是英国和美国,没有频繁的水下威胁,当然,至少是目前为止,不过就算后世的核动力潜艇出来了,这个时代所谓的护航航母估计也没什么用处。
虽然中国没有来自水下的压力,但是作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日本,在太平洋和南洋有着数不清的,甚至是包括日本本土在内的岛屿,攻下这些地方不但需要大量的兵力,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登陆舰艇…
因此建造一级既能护航,又能进行两栖登陆的舰艇,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了。
何况新的两栖攻击舰,还有着全通甲板。
虽然这个时代的直升机还没有达到实用阶段,不过用活塞飞机做火力支持也是件不错的事情,何况两栖攻击舰既能做护航航母,又能做登陆舰,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舰艇用到6、70年代估计也没什么问题,省钱啊…
而在听到严光的提议后,海军的将领虽然觉得这样的思路有些异想天开,但是在没有护航压力,而且也的确需要大量两栖舰艇来对付日本在海外的岛屿的情况下,也就点头同意了。
没办法,虽然日本本土距离中国近在咫尺,哪怕是航程稍微长一点的战斗机,都能从山东到东京飞一个来回,如果拿下朝鲜半岛的话,就是绕个圈都没问题。
可是考虑到日本的民族特性,另外还有岛国本身的加成——日本本土并不适合重型坦克使用,哪怕是50吨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