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3 / 24)
这才一日功夫,世子便洞悉出了破绽,着实令人敬服。”
“这些场面话还请公主一律省了,我不耐烦听。”三丹夫见容温已然承认自己确有隐瞒,面色顿时黑程如墨,耿直道,“我更在意的是班第真正的去向,以及传闻中科尔沁王爷们从漠北带来驰援的归化城的数万精兵,究竟何时至,或者——不来了……”
‘不来了’几个字,三丹夫咬得格外重,但其间又藏着几丝气短的飘忽。
容温望着三丹夫此刻的神情,忽地想起先前看见班第那张舆图的自己。
——同样的惊恐不敢置信。
话说到这份上,再遮掩便没意思了。容温攥了攥拳,压下纠结,把自己随身仔细藏好的舆图递过去。
三丹夫飞快扯过,舆图上朱红醒目的藏兵标注点与行军路线惊得他那双细长眼越瞪越大,神色莫辨,艳羡、欣喜、渴望、错愕、震惊皆有,久久醒不过神,呆愣愣的低喃,“不知关内的天,是何模样。”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蒙古男儿自降生起,便被封关令困在蒙古,其他部族王公每年至少还能趁年节入京朝岁,可三丹夫的部族喀喇沁与大清关系处得不尴不尬的,年节里自然不会有机会入京。
是以,三丹夫长到及冠之年,双足却从未踏上过关内的泥土。
堂堂七尺男儿,提起关内时不自觉流露出的向往之色,譬如缠足闺秀困宥一方绣楼上,小心翼翼随展翅飞鸟游移的目光。
——卑微的渴望。
容温的心似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把,疼得她喘不过气来。
因为三丹夫,因为班第,更因为这片封闭贫瘠又无望的土地。
也难怪,三丹夫在得知班第抛下归化城,并非去了乌兰木通寻清军驰援,而是去漠西杀虎口险岭群山中率领藏匿已久的数万科尔沁私兵,意趁乌兰木通的清军与噶尔丹余部鹬蚌相争,两败俱伤时,做个得利的渔翁时,第一反应不是愤怒惶恐,而是艳羡与欣喜。
这里的人,被压抑太过、太久了。
容温颤着手给自己倒了杯茶,见三丹夫茶盏空了大半,正打算替他续了些水。
三丹夫余光扫见容温的动作,怔了怔,蓦然醒过神。
麻利站起身,夺过容温手中的茶壶,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然后双手托杯,朝容温弯腰致礼,扬脖一饮而尽,举止间甚是洒脱爽快。
“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