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剑拔弩张的恳谈(2 / 6)
楚存亡,战线更长,规模更大,也会更为惨烈。我不能保证不死人,但必须尽力争取少死人,每年至少会挤出二百万两用于采买火炮、重弩、弓箭、云梯等军械,我说的预算还是保守的。”
杨致说得很是实在,赵启也知道每逢大战。不仅拼的是钱粮,更是无数人的性命。喟叹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默然片刻。继续追问道:“你的条件呢?”
赵启如此锲而不舍,杨致心存试探的依言答道:“第一,我初次统军,于襄阳诸将而言只是新来乍到。不是说我镇不住台面,而是不想无端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拿他们作法立威。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要拣选几个得力人手同去。”
“卫飞扬勇冠三军,这些年来习武修兵略有所成,已具统帅之才,可当方面之任。沈重忠直可靠,但有所遣。必会不折不扣、足尺三寸的完成。禁军偏将刘当乃是商户人家出身,精于筹算谋划,负责诸部协调、粮饷调度、后勤统筹,足可胜任。禁军偏将张得胜自幼在黄河边长大,谙熟水性,可调水师为将。禁军骁骑将军陈准不仅擅长野战,于军械应用之道亦颇有研究,冲阵破城,皆可用之。此外叶闯本部六万人马,加上后续增援的一万淮南军,两万金陵军,必须受我节制。”
在赵启看来,杨致这个要求根本就不是要求,简直是避重就轻、答非所问。然而话不说不明,强笑道:“姐夫真是举贤不避亲啊!卫飞扬与你有八拜之交,沈重与你有郎舅之亲,刘当、张得胜、陈准都因你当年迎驾之时由一介校尉拣选擢拔而有今日,叶闯与你惺惺相惜,甚为相投。即便如此,我都答应你!”
“连同兵力与耗用,我也一并答应。只不过刚历大战,两方面都有些吃紧,你要多给我一点时间。——还有呢?我指的是功成之后。”
杨致淡定的道:“且不忙说功成之后。我的第二个条件,是因我老夫年迈,思乡亲切,想举家迁回信阳老家居住。我说句大实话,与其在老爷子百年之后扶灵回乡归葬,还不如在生之时回去好好过上几年。当初我们迁居长安来得堂堂正正,迁回老家也想走得风风光光。”
举家迁回信阳老家?!开玩笑!你想都别想!赵启一时情急,下意识的一口回绝道:“不行!……绝对不行!”
杨致笑问道:“你就不能再考虑考虑?”
赵启注意到了杨致的措辞,皮笑肉不笑的反问道:“你是让我考虑?而不是商量?你确定是要求?而不是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