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剑拔弩张的恳谈(3 / 6)
赵启难以答应本在意料之中,反应之大则是杨致的意料之外,耐着性子说道:“你可以体体面面的送个顺水人情,我们也好走得安安心心。”
话虽婉转,却明白表示不容商量。
赵启强自按捺心头的恼怒之意,试着劝道:“富贵还乡,落叶归根,本是人之常情。大夏高官将帅外任,家眷留居长安,乃是不成文的定例。我若为姐夫首开其例,日后怎么向文武百官交代?”
杨致坚持道:“富贵还乡还在其次,落叶归根才是我家老爷子的心愿。所谓高官外任,家眷留京。无非是押为人质罢了。一人获罪,追究株连起来无疑也更为方便。若真是碰上了个心肠够狠够硬的主,那也是白瞎,不无自欺欺人之嫌。规矩都是人定的,既是不成文的定例,那么说并无名正言顺的法理依据。许或不许,犹在两可之间。”
“再说满朝文武百官操守不一,贫富有别,不见得人人都有携带眷属在京置业安家的能力。据我所知,在朝为官而家眷留居原籍者,就占了六成之多。不说别人,就说此番战死的骁骑将军李为,从三品的武职品阶不算低了吧?他在长安有府邸吗?有家眷吗?”
“你不放心就说不放心,别扯什么首开其例。也犯不着向文武百官交代什么。”
“你?!”杨致一番说辞,令赵启一时无言以对,索性直说道:“你本就名振天下,在朝执掌大夏海关,在野势同一方诸侯,如今再将大夏大半兵力交与你手,换做是你,你会放心么?”
杨致悠然道:“有什么不放心的?大夏立国至今已历四世。国势强盛,深得人心。根基日趋牢固。莫说我从无挟势自立的念头,就算是有,焉能成事?你怎么对大夏、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呢?”
“任我灭楚统帅,至今只是假设,尚未成为事实。如何取舍,最终决定的是你而不是我。所以这跟我想举家迁回信阳。不是什么必然的先决条件。你何必那么紧张?”
“不管你是否用我统军灭楚,大夏海关总督我都早就不想做了。当初白手起家,如今架构完善,吏属得力,运作成熟。厘税收入稳定。截至上年年末,上缴国库之银已逾六千万两。毫不客气的说,我自认不辱使命,对得起大夏,对得起先帝。卸任交与朝廷,我已十分放心,也省得你从旁眼馋,老是暗自惦记。”
“我老父妻儿迁回信阳,只为满足老爷子的心愿,尽人子孝道。除此之外,其实与留居长安并无太大分别。信阳到襄阳相距五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