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宴无好宴(3 / 6)
什么信誉,完全抵挡不住传言!一传十十传百,农民工都信以为真,谁也不愿拿着性命去冒险。
富士康复工在即,却招不到工人,魏东建真的急了,亲自带着工作组,深入到庆州、坦洲农村,给农民工做工作。
魏东建信誓旦旦地表示,富士康已经解决了“自杀门”,可以用自己的人格担保。如果工人们不相信,只要工人们返厂,魏东建将要带着工作组,常驻富士康工业园,与工人们生活在一起,保证给大家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庆州、坦洲两市以农业为主,是东海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柳城富士康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这连个地市。由于富士康的停产,工人们也在准备着到外面去打工。如果富士康再停工一段时间,这里的农民工基本上全出去了!
按照魏东建的想法,自己一个堂堂的副市长,只要深入农村去请农民工,他们肯定深受感动,呼朋唤友去富士康报道。魏东建对国人的心理颇有研究,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主见,不过是人云亦云,只要庆州的农民工有人带头到富士康报到,大家在从众心理影响下,都会跟着去报到。
然而,魏东建在两地市游走了三天,嗓子都喊哑了,农民工们根本就没有这位正厅级副市长的人格当盘菜,更不相信魏东建的许诺!
在百姓眼里,这些衣冠楚楚的官员们,哪有一个真正的为百姓着想,都是面上一套,背后一套。与大家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说的好听!
这样的事情,农民工见的多了,早已习以为常。中央三令五申,让煤矿的领导实行带班制,没有矿领导带班,他们可以拒绝下井!事实上是什么情况,当官的是怎么应付的,在矿上干过的农民工都清楚。
魏东建深入青州农村,照样没有带回来工人。到富士康预定复工的时间,只有一千二百名工人前来报道,与十万名用工量相去甚远。没有足够的工人,自然无法开工。无奈之下,富士康只好宣布推迟复工时间。
为了确保富士康用工,苏友伟使出了绝招。苏友伟主持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采取层层承包,人人有份的方法,要求全部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农村找亲戚认朋友,无论采取什么办法,每人必须带回两名农民工!凡是在规定期间完不成任务的,一律停止工作,不准上班。
这个命令一下,柳城市一时之间鸡飞狗跳!好在城市居民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为了完成任务,柳城的机关干部开始大规模回乡认祖归宗,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