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一杆问乾坤(3 / 7)
年不如练枪十天,我这把大杆子也快失传了。”
李虎丘道:“素闻王老先生与崔长者虽属同门,但向来意见相悖,此事皆有崔若愚起,您又何必一定要替他趟这趟浑水?”
王一山道:“一为同门敌忾之义,二为保住华夏传统杂学一点香火,三为宝枪蒙尘静极思动,想让家传的大杆子再会会天下英雄。”又道:“李先生是按照江湖规矩登门拜帖来的,若先生派这些军中利器直接杀进来,老夫也只有退避三舍的份儿。”
李虎丘道:“江湖乱道,这件事是你们不义在先,但我李虎丘却与人有约,不想为此事多造杀孽,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我双方死伤者越少越好。”
王一山抱拳拱手道:“请!”
※※※
大厦内,一整间办公区被清空,地上铺着厚厚的毡子,王一山站在场中央,手中擎着一条鸭卵粗细的大杆子,红光崭亮,长三米,烈烈红缨,装上锋芒利刃的枪头便是一杆宝枪,眼下虽然光秃秃无枪头,但行家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王一山拄着大杆子,一指场边本方人群中另一名老者,对李虎丘说道:“这位便是崔若愚。”
李虎丘甩头观瞧,只见那崔若愚是个黑发微胖的敦实老者,约莫六十多岁,眉生肉岗,双眼狭长,间距极长,眸中有神而无光彩,气韵举止皆不像是武道中人。
王一山抱拳续道:“李龙头今天投帖拜山便是冲着我这位师弟而来,此事经过在场诸位都已知晓,个中遗憾多说无益,总之今日之局,错在我显门一方,所以就请自由社大龙头,李先生先划下道来,我方跟着走便是。”
李虎丘记得张永宝介绍过王一山这条大杆子,知道他练的是古形意拳,没来之前为求知己知彼,他还领着尚楠专门向董兆丰请教过这门功夫。
董兆丰号称当世拳法第一名家,他的功夫当然比不得聂孔之辈,甚至比之龙勇也要逊色一些,但他的拳法知识若认第二,恐怕当今天下没有谁够资格认第一。老爷子当时说,古形意拳中素有拳变枪之说,古形意拳歌有一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的便是拳法可变枪法的道理。参赞天地化育,融入了随心所欲变化无方的心意之理。“心似猿猴意似马,四班合在一处耍”。形意拳是枪化的雏形,从外形到内涵,无不体现着枪法的印痕,因此说形意拳是外现枪形、内运枪劲的枪拳。
董师傅说至此处时曾慨叹:“说不完,道不尽,义理无穷”,此种心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