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1 / 14)
而心中多了些带着焦急的期盼。
他看到了柳三变编词的质量,自然对这一出戏有了期待,不知道可否在元宵前完成编纂。
想了想,他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参与改变,以提高速度。
赵祯本身的修养便极佳,他性格又敏感细腻,尤其擅长以小见大,在几个细微之处稍稍修改之后,便将之转为了伏笔,看一遍也罢,若是反复看的话,只会觉得其极易戳人泪点,夏安然看到赵祯所埋下的几个伏笔,都有些吃惊。
这个人前几日还同他说最好将结局改为喜剧的男人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没过上几天就已经熟练得往里头塞小刀片啦!
作为话本夏安然可以以倒叙手法开始讲起,但是如果要排演成为剧本,尤其是短剧便不可如此。
尤其考虑到这如果按照夏安然的打算是要放在茶楼之中,既如此客人们随时有可能从任何一个角度插入观看,所以为了保证观众们的体验感,戏剧中必须要插入“回忆杀”的概念。
具体可能就只有几句话,但那几句话就要显现出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心心相印之态。
也以此手法将二人形象丰满。
“短剧可发挥点不多,如此故事,若是改为长剧,再请大家来奏方为最美。”赵祯放下笔,有些遗憾的说道,夏安然悚然一惊,表示他只是想排演成小剧场,实在是就靠这么一个设定撑不起来一出大戏剧啊
而且大戏的传播速度远远比不上小戏来得快捷,这个故事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丰满军人们的形象,他不追求艺术性嗷!
夏安然的拒绝并没有被这两位大佬听在耳朵里。
不知为何赵祯和柳三变二人一改初遇时候的紧张气氛,他们两个很快就抛下了夏安然,闪着艺术的光芒并且寻找到了共同语言。
这二人不过面对面见了三次,现在已经在谱写该如何改写成为大戏的起承转合了。
最后夏安然就听他们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给这部戏前半部分定下了一个欢快的主基调,以爱情剧的模板着重描写了这一对夫妻是如何相知相识,前半部分又是如何幸福明快,基调明亮,情感发展毫无曲折,简直就是一枚小甜饼。
然后一个专场之后便疯狂转折,就像是糖发完了就开始拼命的塞刀。
前边有多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后面就有多让人痛彻心扉。
如果夏安然是观众,前头笑得有多开心,后头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