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2 / 14)
得就有多惨,等看完这出戏大概最后只会留下最后一个念头该死的作者。
而身为真正作者的夏安然只能在这两个人将他排除在外的气氛之中瑟瑟发抖,只觉得这口黑锅他可能是逃不掉了,但这真的不是他的错,最近一直在背锅的奇怪状况,让夏安然当天夜里就没忍住拿出来新做出来的太一神神位,点烛焚香,拜了好几拜。
作者有话要说: 夏喵:最近一直在背锅,这情况太奇怪了,必须要拜拜!
===
昨天看到评论区里面说订购了化学瓶什么的,作者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你们以为作者是一个数量掌握了化学的崽?不,没有的,化学器材不可能出现的哈哈哈哈啊哈!!!
没想到吧!一个都没猜到,是玻璃蘸水笔啊亲们!!我看到有人猜到啦!!
其实你们看到前面作者安利彩墨什么的就应该知道我总有一天会拿出蘸水笔来滴。
说真的,蘸水笔的制作模式非常的简单,而且蘸水笔的写字时间取决于墨水,不在于笔本身,这个我试过,有金粉的会写得比没有金粉的更久一些,可能是因为金粉重,会更容易带着液体下来的缘故。
但是我试了一下,我买的JR写字基本能控制在汉字150字,另外买的廉价的蘸水笔也能在100字左右。
同时试验了下毛笔,毛笔的字要大一些,这个要很客观得说,基本一次沾墨我写字大概是二十个,不能更多了。
虽然这样比不公平,毕竟如果用蘸水笔写毛笔字那么大,肯定墨水要大打折扣,但是有一点,对于一本书来说,能用同样的篇幅承载更多的内容,就是赢了,所以,能够将字写小,也是一种优势。
所以硬笔在后来抢占了软笔的市场,不是因为谁更艺术,只是因为谁更方便。
可惜秀丽笔的发明晚了太多步,若是和圆珠笔差不多时候发明的结果就不可知啦。
但个人觉得,最后还是硬笔会赢,就和简体字一定会赢了繁体一样。
社会的进步看的不是谁更艺术,而是谁更方便。
顺便提一句,中国最早是硬笔,一直到秦蒙恬发明(改良)毛笔之前,基本都是硬笔书法为主,中国古代有一种把竹子斜着削开,然后当中塞入可以储墨的材料做成的简易钢笔,当然,锉刀也算是硬笔哈,
硬笔被毛笔取代就是因为承载的东西发生了变化,竹简也好,纸也好,都注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