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阮家来历(1 / 4)
之前派焦礼去查阮家,的确有所收获。
阮家的底细并不难查,阮家曾出过那么大的事,官府查过案,对阮家各方关系都梳理清楚了。更何况,在户籍上便记有阮家原籍所在,并不是虚假信息。
焦礼便是去了阮家原籍。
当年阮家到了长平镇,买了几座山,可见家资富饶。当时对于阮家的到来,镇上谈论不少。通常而言,人们不会背井离乡,哪怕在外行商,故土也难离。阮家却是先买山,后搬迁,令不少人猜测阮家是在原籍得罪了人,不得已才举家迁徙。后来阮家出事,这种说法更是尘嚣之上。
当初官府查案,也从这方面入手,但没什么收获。
阮家的案子至今是个疑案。
外人不清楚,但焦礼想办法找到当年经手过此案的衙役,得知了一些内情。当年官府也详查过阮家,尤其是阮家当年为何来长平镇,谁知查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阮家老爷名叫阮聆,其妻曹氏。
原以为能买几座山做家业,理应是富饶大户,怎知这阮家只是平民小户,曹氏祖上倒是做过官,但到她时,家中早已落魄。阮聆算是杏林之家,祖上便是郎中,家中有家医馆,阮聆承继祖业,又是家中独子,日子倒是挺宽裕。曹家虽落魄,到底跟寻常人家不同,家中儿女教养的好,通文墨,曹父相中了阮聆,阮聆对曹氏也倾心,亲事很和美。
阮家在当地本就是郎中,性情又和善,名声不错,根本问不出什么仇人。
甚至,阮家当初离开故土,当地人就很奇怪。
若再说阮家后来买了几座山,更令人惊讶。阮家的确是有些家底儿,但那是相对而言,别说几座山,一座山都买不来。
事情传开,人们一度猜测阮家是发了意外之财,不敢留在故地,这才举家离开。
这一点的确是奇怪。山价有高有低,根据那些山的大小和产出,阮家需得花费两三万两银子才置办得下来。对于只有一家小医馆的阮家而言,无疑是天价,那么这笔钱,必然是另有来源,且极可能跟阮家搬家有关。
若非知道阮家案子的真相,真以为是那笔钱财的原主人找上门来报复呢。
阮聆亲友不多,的确有位隔房的堂侄。阮家不是什么大家子,人口少,据说是当年战乱逃难,很多亲戚都失散了。到如今,阮家关系最近的也就是这位堂侄儿。
不过,这位堂侄儿已经过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